汕头女画家眼中的艾青夫人
“缘分是一缕暖暖的阳光。”张怀存用这句话“浓缩”了她与高瑛女士这位“忘年知己”的真挚情谊。实在难以想象,两位相差四十岁的女人是这般的投缘。
“在我心目中,高阿姨是一位开朗、豁达,富有爱心的女性,也是一位成功的妻子、母亲、诗人,我对她怀着深深的敬佩之情,同时,她对我的教诲、疼爱又深深地感动着我。”近日,怀存足足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,对记者讲述了她所熟知的高瑛女士,包括她在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故事。从她们两人的相识、相知、相惜的整个过程,再到共处时光里的点点滴滴的趣事,记者从中真正地了解到了我国诗坛泰斗艾青的夫人———高瑛女士的真实一面。
一本回忆录与一封“比长城还长的信”———“真不容易”的高瑛,亲切、幽默的高瑛
张怀存是汕头一位知名的新潮女诗人、画家。她以“国画配新诗”的形式大胆地追求一种优雅潇洒的画风。年轻的她非常好学上进,经常向书画界老前辈请教,去充实和提高自己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高瑛写的回忆录《我和艾青的故事》深深地触动了怀存的心弦。“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,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下来,高瑛阿姨与艾老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太令我感动了!读到他们历尽磨难之处,我不禁热泪盈眶。高瑛阿姨的一位好友用了一句话评价她:一个女人的一生有两个‘真不容易’是很了不起的。一个是再婚嫁给名人;一个是跟随大右派度过困难的41年。有这两个‘真不容易’的高瑛,令人钦佩。说得真好,这恰恰就是我从书中认识的令我肃然起敬的高阿姨。”
于是,怀存给高瑛写了第一封真情洋溢的信,把自己对书的感悟以及引发的千般思绪统统化为文字,“我一口气把我的感受写下来,大概有七、八页纸吧。而高阿姨很快就给我回信了,她不无风趣地说,‘读了你那封比长城还长的信我很感动’,她还称赞我的诗歌和散文写得不错。她对我的鼓励是那么亲切,好像我们是一对早已认识的好友。我们的缘分从此开始了。”
现在每年我都会飞往北京与高阿姨相聚一次,在她家住上一两个礼拜,谈诗歌、谈生活、谈人生……每次相聚,我们总觉得时间太短暂了,于是平常还通过频繁的书信与电话进行交流。虽然我们的年龄相差四十来岁,但却有太多的共同语言,我们是真正的‘忘年交’。”
一起到寒冷的大街上找春天———勤奋的高瑛,乐观的高瑛,热爱生活的诗人
中国文学泰斗文怀沙先生曾这样评价高瑛的诗:“她是那种能让人感觉亲切的诗人,如果不是浅尝辄止,她能继续写下去,多么好!无须豪言壮语,摒弃五光十色,真诚、亲切,那是慈母般的温馨啊。不是壮美,而是优美。正是因为成为艾青的妻子,高瑛的诗才萎顿了,成为一个被埋没的诗人。艾青得到一个患难与共、心魂相守的好妻子;中国诗坛少了一颗明亮的星星。”
怀存给记者看了高瑛的许多亲笔诗稿,文字十分优美、朴实且情真意切,给人一种亲切、细腻的感觉。“她是那种非常有灵气的诗人。一天清晨,当她望着小保姆在浴室里对着镜子刷牙时,她立即挥笔写下:‘在镜子前面,怎么能不看看自己?在善恶面前,怎么能不想想自己?’多么精辟深刻的句子啊!”
怀存告诉记者,跟高瑛在一起的日子,每天都是积极向上的、阳光灿烂的,一位70高龄的老人能有这般积极、阳光的生活态度是很难得的。“高阿姨的生活很有规律,每天六点半准时起床,锻炼身体,听音乐,然后就是看
书写东西。她很勤奋。我在她家住的许许多多个早晨,当我轻轻走进她的书房,静静看着她伏在桌前认真的样子,就禁不住紧紧地抱抱她,然后我们俩一起读文章。有时候是她的作品,有时候是我的小诗歌,有时候是她挑选出来的别人的好文章,那感觉好极了。我们就像两个认真的同学在专心讨论课本上的问题。我们的笑声经常回荡在高阿姨阳光灿烂的小四合院里。”
“高阿姨对诗歌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很令人佩服的。”怀存还讲述了一个令她非常难忘的小细节。“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晨。我刚起床,就听到高阿姨在书房里喊:‘怀存呀,快点洗脸,我们吃完早餐逛街去!’‘啊?上街呀,这么冷的天气。’我懒洋洋地答道。‘对,我们一起去街上找春天、找诗歌!’她这么大的年纪,却有比年轻人更丰富的激情与生活动力,我一下子就来了精神,‘好的,我马上就好,我们就去找春天。’高阿姨笑了,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,‘这就对了,其实你本身就是一个春天嘛!’我们欢快地相对而笑……”
“那一天,风好大,我们相拥着走在长安街上,在北京刺骨的寒风中说说笑笑,寻找我们的诗歌,寻找我们的春天。走累了,我们就在咖啡馆里喝咖啡,聊天。高阿姨指着玻璃窗外形形色色、神态各异的路人,对我说:‘怀存,你快看,这就是生活,这就是人生,我们只有用心去观察和体会,才能写出属于我们的好诗。’后来,我们还到肯德基买了两个冰激凌,边吃边聊,看着高阿姨孩子般的笑容,好开心,真的,春天原来就在我的身边呀!
高瑛不仅对诗歌非常认真执着,就连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一丝不苟的。怀存对这一点深有体会:“我从小吃饭就有个坏习惯,总喜欢留碗底,在高阿姨那我也很自然地这么做了。刚开始的一两次,高阿姨并没说什么,到了第三次,高阿姨对小保姆说,‘给怀存少盛一点,让她能全吃完。’我吐吐舌头,乖乖地把碗里的饭吃得一干二净。高阿姨既满意又得意地说,‘你最好多在我这儿待一段时间,看我怎么把你这种浪费粮食的坏习惯给改了!’没法子,我想我是真的碰上一位良师益友了。”
“多情的藤与永不老去的常青树的缠绵故事”———爱得执着、爱得坚强的高瑛
高瑛把一张与丈夫艾青拍于1957年的结婚照送给怀存作纪念,上面题了一句话:“爱,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。”其实,这正是她与艾青坚贞不渝、患难与共的伟大爱情的真实写照。
从《我和艾青的故事》中,高瑛从‘四十一年的夫妻缘’的角度来凸现诗人艾青的灵魂。他们的结合是经受过难以想象的社会阻力的,尽管真诚的爱让他们冲破阻力建立家庭,但美满的日子没过几个月。1957年,这个“不平凡”的夏天让艾青遭受到灭顶之灾。从此,他们告别北京温暖的小窝,抱着孩子,浪迹于北满森林、戈壁荒滩,不论是大饥荒的60年代初,还是“文革”十年扫地出门、流放“小西伯利亚”的时期,高瑛始终带着子女,咬紧牙关,跟艾青相依为命。正是高瑛的坚强执着的爱情让艾青从重重磨难中挺了过来。
怀存告诉记者,“虽然艾老已经逝世多年,但如今,高阿姨每每谈起艾老,她的眼睛还是发亮的、发光的。高阿姨还不时对我说起她与艾老的一些‘富有情趣’的生活小事。1984年的一次诗歌界‘欧美同学会’中,首都的诗人欢聚一堂。艾老刚一坐下,看到桌上有高阿姨最喜欢吃的奶油蛋糕,就大声地说:‘高瑛,你看,蛋糕,快吃!’艾老的声音很大,几乎大部分人都能听到,高阿姨着急了,用脚在桌下轻轻踢了艾老一下,可艾老竟还不会意,又大声说,‘这么好的蛋糕,你怎么不吃啊?你踢我干什么?’后来,高阿姨埋怨他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她‘出丑’,艾老却说,‘奇怪了,叫老婆吃东西,也不是说私房话,还怕别人听见?’这些令人听了忍俊不禁的生活小插曲就是这么真实、动人的。”“高阿姨在诗歌《藤》中写道:‘属它最多情,爱上了谁,就与谁缠绵一生。’她就是那多情的藤,与艾老这棵常青树共同度过41个风风雨雨的春秋。”怀存感慨地说,“如今的年轻人见面有时会相互调侃:‘离了吗?’尽管是一句玩笑,但其实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见到的不幸婚姻还会少吗?我建议现在的年轻人多看看《我和艾青的故事》这本书,去体会这对患难与共的名人夫妻对爱情的那种执着追求,让自己从灰色的爱情观、生活观中走出来,去完善一个乐观的自己,经营一个温馨的家庭。”